案头一本山下英子的《断舍离》搁置多日,今天有时间读来,颇有感想。
什么是断离舍?这个很具佛家意味的名字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。其实,断舍离就是: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,整理自己内心的破烂儿,让人生更舒适的一种行为技术。换句话说,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,也整理内心的破烂儿,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。
通俗来讲,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,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而采取的行动。断: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;舍: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;通过不断的重复断和舍,最后会到达“离”的状态:脱离对物品的执念,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。
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、收拾不一样,并不是以“很可惜啊”、“还能用吗”、“不能用了吗”为考虑的重点,而是要自问“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”。换句话说,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,而是自己。这是一种以“物品和自己的关系”为核心,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。我们要做的思考方式并不是“这东西还能使,所以要留下来”,而是“我要用,所以它很必要”。我们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,只选择必要的物品。通过这个过程,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,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、彻底的了解,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。
放下书,放眼被堆得满满的房间,我瞬间有些诧然。我是已经得到了践行这个断舍离的境地?那些买回家就很少用过,甚至就没有用过的物品,穿过几次的衣服,放在箱底几年没动的书箱。它们真的是我的生活所必须的吗?我望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在不停地问自己。翻开儿子小时候的衣物,我感觉我不是在翻那些衣物,而是在放映儿子从小长到现在的一幕幕,我是留恋这些衣物,还是放不下这些衣物所经历的儿子成长过程的记忆?同样,每一件物品,进入自己的空间,都带着或有或无的形形色色的理由,花费了我的时间、金钱、感情来到我的身边。而现在偏安一隅,占满我的空间,也堵住了我的心。我现在面对的问题,不光是需要整理我生活的空间,同样也需要跟过去的记忆告别。
如果没有勇气割舍眼前的一切,甚至于当时的幸福,人生可能就不会有更大的突破。曾经跟我同年毕业的好友,分配到一事业单位后,她完全可以象其他女生一样,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,安于眼前的安逸和小幸福,那是一份很多人盼望的,难能可贵的工作。可是,她竟不管不顾辞去工作,考取cpa,就那么决然地走了。没有后悔,也不留恋。她只顺从自己的内心。如今她把自己历练的走到哪里,都是抢手馍馍。所以,有时候,一个人如果不放弃眼前的利益,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,可能会失去更美的风景。而这一切的关键是,你要懂得,哪些该舍!
因此,我们需要细细审视自己的当下,选择与当下的自己相适合的境遇和物品,断除自己不必要的欲望,三思而后行;割舍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对自己利用价值不大的物品,还有自己心底难抹的记忆;脱离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执念,放下包裹,拾起愉悦的心情,才可轻装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