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严三实”专题党课学习心得体会
(
东西明望安置区建设项目部 李昕楠
近日,公司党委组织学习了以“深入开展专题教育、持续加强作风建设,以“三严三实”推进城投事业健康稳步发展”为主题的党课。党课重点围绕认真践行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两个问题进行探讨,使我深受鼓舞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,又谋事要实、创业要实、做人要实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“三严三实”的核心思想,就是:对党忠诚、个人干净、敢于担当。“三严三实”从六个角度提出要求,既是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,又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。“三严”是根本、是出发点,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最根本的价值观,只有做到“三严”才能为“三实”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;“三实”是目标、是落脚点,是“三严”的具体体现。要从严上要求,向实处着力,真正把“三严三实”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使清风正气积聚起来,以过硬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。
去年的群众教育路线学习和自查自纠让我发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,也改正了一些缺点。但是作为一个青年,社会经验不足、容易心浮气躁、迷茫和困惑,这都是无法避免的。而且有很多问题,整改起来很容易,长久的坚持却不容易。一直以来,总认为自己刚毕业经验不足,工作中生活中有时候出现问题,总爱找理由安慰自己。现在的我明白了,不能因为年轻就得过且过,给自己的失误和惰性找理由。不管你什么年纪什么职位,你都要为你的所作所为负责任。习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带干部要严于修身,二十几岁是需要修身,需要不停的突破自己磨练自己的时刻,如果把握不好,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,看好书,说好话,做好事,简单的三句话却有一大堆的道理慢慢挖掘,而做到这些的基本心态也可以说是基本思想就是一个“严”字,严以律己。不管是工作上,生活上,学习上,甚至是做人上都要对自己严格。
平时在工作中,很多时候会存在工作谋划不实,急于出成绩的心理;也会有缺乏激情,工作方法因循守旧的毛病;业务功底不扎实、工作能力不强,看待问题缺乏前瞻性。党课中魏书记说:“企业要发展,就要做事。做事有三种境界,第一种境界是用力做事,第二种境界是用脑做事,第三种境界是用心做事。”所有的人都在工作,但工作效率、工作质量、工作水平却不一样。我想就是因为有的人只用力做事,有的人在用脑、用心。工作不是你每天按时上下班,考勤满分就是合格了。不是你完成了领导交代的几项任务就是优秀了。我认为,工作应该每天自己去发现有什么问题,做事要有前瞻性,要注意效率和工作方法。惰性每个人都有,而是要注意如何克服,如何调节自己。不要觉得事情很小就不在意,一拖再拖。工作无小事,把细小的事做到位,大事自然就做好了。很多人说做到这一点不容易,其实面对这些现实问题,唯一能改变的人就是自己。也就是说最可怕的敌人其实正是我们自己。什么叫做不容易?就是把容易的事反反复复做到位就是不容易。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,就要承担这份责任。必须努力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工作,清楚自己应该承担和肩负哪些责任,勇于承担责任才会被机会垂青。既然选择了它,就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它,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,当遇到问题的时候,要主动去寻找方法解决,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责任,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!
人们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会特别有责任感,但要责任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,并深入到工作中的每一点、每一滴并一直坚持下去却十分困难。不是所有的时候,理智都能战胜情感;也不是所有的时候,责任都能战胜懒散。但是不管怎样,转变党员干部作风,责任感必须培养也完全可以培养,注意工作中的细节才能有助于责任感的养成。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,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,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承担起责任,而不是刻意去做。
“改变态度、改变作风、扎实做人”12个字说说容易,但坚持转变却不容易。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,我们都要坚持,从自身做起并长此以往。